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前所长、史学家于沛: 治史求实 治学经世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09-17浏览次数:493

 

本报记者 陈 原  2014年09月16日10: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史学理论不是显学,且在很多人眼里,这门学问还挺枯燥,史学家于沛(见图,资料照片)的主要研究方向又是西方史学思想史,如果以功利来衡量,恐怕更算是冷清之地,但他却将这里视为沃土,30多年来,辛勤耕耘,著述等身。

  虽然没有留学背景,“文革”后才考上研究生,可于沛中学毕业时就已掌握了俄语,后来又学习了英语。正是通过直接阅读原作,他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脉络,面对各种思潮和观点,可以条分缕析,理性回应,每年都有研究专著问世,一篇篇新作更是引发学界的持续关注。

  “我国史家把求真、求实、经世致用作为历史研究的自觉追求,努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获得启迪或教训,使史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这是于沛对中国史学家的概括,也是他治学精神的写照。

  不断积累

  不停读书

  于沛幼年时随父母迁入北京,在京读了小学和中学。说到中学,于沛对那时的老师念念不忘:“他们功底扎实,教学有方,我的很多基础知识都来自中学时代。”俄语老师梁森教课循循善诱,几年下来就让于沛基本掌握了这门语言。几十年后梁老师又见到于沛时,看到当年的学生已是著名学者,且通晓俄文时,十分欣慰:“我的心血没白费!”

  中学毕业后,于沛先当小学历史老师,后来又教过初中,最后借调到教育局教材编审处工作。“当老师让我有机会不断积累历史知识,编审教材让我可以不停地读书。这一段经历对我后来治学很有帮助。”“文革”期间,很多人都丢弃了外语,而于沛却每天捧着俄文版毛主席语录在那里背诵,记住不少词汇。“用这种方式提高俄语水平就没人说闲话了。”那时的于沛一直坚信学会俄语总会有用的。果然,恢复高考后,他考进世界历史研究所;考这个所,外语是必需的。

  回忆那个年代,于沛很感慨,也感觉很幸运:“我没有考大学本科,而是直接读了研究生,主要是因为年纪大了。”其实,他考世界历史研究所的研究生,连妻子都怀疑。当时,于沛的儿子和他一同报考,只不过儿子考的是小学。儿子对招生老师说:“这次我必须考上,因为我妈说了,我爸可能考不上,假如我也考不上,那多丢人!”

  但于沛考上了,凭的是知识功底和俄文水平。“‘文革’前的学校教育给我打下了扎实基础,后来10多年又坚持阅读,让我积累了知识。”他说。

  中小学教师的经历让于沛对基础教育特别关注。他曾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在发言中建议:我国中小学世界历史教育目前在不断弱化、萎缩,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弊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应当改进。这些建议在当时引起全国舆论的关注。

  治学治所

  都讲原则

  宽宽的前额,讲话有条有理,古今理论家的佳作和名言脱口而出,于沛拥有典型的学者风度。30多年来,他除了治学就是带研究生,还曾担负研究所的领导重任。“他知识广博,又有领导能力,还有辩才,原则性很强,不管治学还是治所,都讲原则。”于沛的上级、同事、朋友都如此评价他。

  于沛自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了世界历史研究所,从研究室副主任到所长,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他开始从事的是苏联历史研究,1986年在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的建议下,又将主要研究领域扩展为外国史学理论,从此如鱼得水,成就斐然。当时胡绳建议世界历史研究所筹建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创办史学理论研究刊物、培育新一代史学理论人才,于是,于沛不但成了史学理论研究室的最早研究人员,还参与了几项重要的创建工作:《史学理论》以及后来的《史学理论研究》刊物的筹备、我国第一批史学理论研究译丛的编选、中国史学会理论研究分会的筹建、我国第一批史学理论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遴选和培养。

  史学理论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曾是弱项,轻视史学理论的观点也常常出现,但于沛一直认为,“文革”后中国历史学的复兴,首先就是从历史科学的理论建设开始的,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成果的导向,直接决定着中国历史学的未来。

  于沛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西方史学思想史,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他还一直担任世界历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在多所大学任兼职教授。无论治学还是从教,他始终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专著《历史认识概论》中,他通过对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历史认识中的“历史事实”、历史认识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历史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自1984年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召开至今已整整30年,回首改革开放以后史学理论的建设与发展,于沛欣慰地说:“如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队伍已经形成,一些中青年学者还成为主要力量;研究视野不断扩大,新的选题不断增加;终于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空洞、公式化的那种研究方法正被人们所摒弃。”

  思想朝气

  犹如年轻

  于沛今年整70岁,但他的创作力依然旺盛,而且仍在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北京东厂胡同里的世界历史研究所还为他留有一个小房间,在那里,他埋首群书,论著不断。

  总结30多年的研究,他认为自己始终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一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发扬中国史学的“经世”传统?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使中国的历史研究自立于世界史坛?

  “历史学自萌生起,就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是现实的折射,是生活呼唤的产物;历史学家的学术生命,只有在时代的烈火中燃烧、锻造,才能实现其价值、放射出光彩。”这是于沛坚持多年的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实践,树立中国史学研究的独立性,发出中国史学家自己的声音,这是于沛多年的追求。

  在作为当代思想理论建设的盛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于沛是已经出版的重点教材《史学概论》和上下两册的《世界现代史》的首席专家。“于沛老师所散发的思想朝气和年轻一代一样。”“马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这样形容于沛。作为国家“十二五”重大出版项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他是主编。“即将问世的这部著作,六卷本,200万字,是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发展的第一部著述,能参与其间,我深感荣幸。”于沛这样说。

  于沛近来还一直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术研究的深远意义,“其中吸取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对史学工作者而言,无论治学还是个人修养,都应该贯穿其中。”他说。

(于沛研究员为我院世界史学科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