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从历史层面探讨“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11-12浏览次数:351

         1111上午,纪念十月革命97周年学术研讨会——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与改革在我校会议中心2号报告厅召开。本次会议由人文与传播学院与宣传部联合举办,来自中央编译局郑异凡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徐天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马龙闪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教授、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历史系王斯德教授以及政法学院周尚文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左凤荣教授以及我校历史系叶书宗教授等二十余位苏联东欧史学界鸿儒济济一堂,从历史层面讨论以法治国的现实意义。校长朱自强、副校长刘晓敏、人文学院院长苏智良和分党委书记戴冰等出席座谈会开幕仪式,学院三十余名教师与各专业研究生参与主题研讨。

开幕式由副校长刘晓敏主持。会上,校长朱自强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2014年既是列宁逝世90周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7周年,也正值我校60周年校庆,通过本次学术座谈会,希望能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厘清苏联74年历史,借鉴苏联历史的教训,为梳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贡献智识力量。

苏智良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指出苏联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对苏联巨变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此外,他还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上海师范大学以及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大力支持,指出人文与传播学院之所以能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等等成果,与学界老前辈们的支持和帮助是密不可分的。

叶书宗回顾了我国苏联东欧史研究的历程,指出虽然苏联和苏联式社会主义模式已不复存在,但十月革命的影响却铸刻于世界历史之中,是不可磨灭的。我国对苏联东欧史研究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这是研究的破冰阶段,研究的状况具体表现为突破原有思想,打破万马齐喑、一潭死水的局面,对这个曾被看作禁区的学科领域的拓荒;第二阶段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至现在,是一个开始拥有第一手资料,全面提升苏联史研究水平的阶段,在此期间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如沈志华教授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34卷本以及《苏联史》九卷本(已出版五卷)等。叶书宗教授呼吁与勉励诸位学者及青年学子在国家良好的改革环境中,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之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做好苏联东欧史的研究工作。

与会学者围绕中心议题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与改革展开专题讨论,一些学者还以改革作为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从十月革命的特殊性看苏联改革的必然性“‘瓦尔代会议看当前俄罗斯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在册权贵:形成与能量从普京版苏联历史教科书看苏联改革的必要性等主题展开学术演讲与交流.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畅所欲言,其间不乏观点交锋,不仅集中展现了近几年来国内苏联东欧史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前沿成果,同时也彰显了学界前辈治学严谨、扎实勤勉、勇于创新的学术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