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杂志社社长、《编辑学刊》杂志主编孙欢女士应邀为硕士研究生讲解文字规范

发布者:樊霞发布时间:2017-06-21浏览次数:1437

2017616日上午930开始在文苑楼804室,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咬文嚼字》杂志社社长、《编辑学刊》杂志主编孙欢女士应邀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字规范说要》的精彩讲座。讲座从大量的错误示例入手,使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规范文字使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场许多有志于从事文字行业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孙老师在讲座中传递的知识基础为他们将来成为负责任的文化传播者奠定了基础,受益匪浅。本次讲座由新闻学学科带头人钱晓文教授主持。

  

IMG_1874_副本

主讲人孙欢教授

IMG_1927_副本

主持人钱晓文教授


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围绕字、词、句的规范使用展开。第一,规范文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孙老师首先从法国人对法兰西文化的爱护谈起。在法国,国家法律明确规定所有广告、路标、店招都以法文为主,引进品牌的文字不能大于法文文字。而我国国内对中文的保护力度则相形见绌。汉字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拥有着独特的魅力。了解它、尊重它、正确且规范地使用它,是每一位文字工作者、文化传播者的立身之本,需要时刻铭记在心且身体力行。

孙老师指出,一名好的编辑需要具有优秀的判断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文字能力。出色的文字能力往往建立在规范使用文字的基础上。文字的规范主要由字、词、句、标点、数字五大要素构成。首先要正确,其次要规范。正确地使用文字是对普通人的一般要求,而规范使用则是文字工作者的最低标准。

  

IMG_1853_副本

孙老师为大家展示错误标语

  

第二,错字与别字的区别与表现。用字要正确,首先就要不写错别字,那么错字和别字的区别在哪里?面对迷惑不解的同学们,孙老师解释道:“错字是本无其字,被人硬造出来的;别字是本有其字,但是张冠李戴。”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存在。

目前错字百出的广告标语、横幅依然屡见不鲜。孙欢老师展示了部分错误典型,如派出所的“打黑必严,除恶勿尽”、商场的“公共场所,严谨扒窃”等等,她提醒同学们,日后若从事文字工作,对经手的所有文字作品都要进行严格的审视,不能犯低级错误。

错字主要分为商标错字、名人手书错字以及常常以假乱真的电脑错字,其中苏州“采芝斋”的“采”、“家乐福”的“家”字都是比较典型的错误。别字主要分为音扰别字、形似别字和义混别字。孙老师指出,了解了汉字背后的含义、典故的出处就能够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出现,从而达到用字正确的目的。

t013111871828e9d0f0TB1Z9qcGFXXXXcdXXXXXXXXXXXX_!!0-item_pic

  

第三,规范使用文字的基本要求。孙老师提出了具体要求:不滥用繁体字、异体字;不延用二简字、旧形字、旧译字;不乱用自造字。要达到这些要求,编辑们就要做到熟记词形、吃透词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辨析词用,不至于用错字词,贻笑大方。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使用滞后词语。孙老师介绍说,《咬文嚼字》的编辑都需要准备三本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汉语大辞典》。她提醒大家,日后无论是从事文案工作、教育工作还是文字编辑工作,都需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第四,需要有清醒的语言过滤能力。孙老师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负责任的编辑,需要有清醒的语言过滤能力,不能被习惯用语、网络用语蒙蔽,要为读者过滤掉病态语言、泡沫语言、暴力语言和低俗语言。造句时要做到意思清楚、结构完整、搭配合理,避免出现蚯蚓现象。蚯蚓现象指当一句口号、一个标题被人为地断开,意思就会产生变化,甚至与原意南辕北辙。

  

IMG_1861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