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上午10点,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仕忠先生做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名师云讲堂”,带来题为“谈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宋莉华教授组织和主持,近百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聆听,积极参与。
黄仕忠教授别开生面,以《小马过河》和《差别》两个小故事为引子进入主题。黄老师借助《小马过河》这则寓言,告诉研究生要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应注重自身的实践。他把研究生生动地比喻为学术中的“小马”,自己则是寓言中的“老牛”。研究生要想真正了解学术这条“河流”的深浅,不能全凭“小松鼠”或“老牛”的意见,需要自己去体会和思考,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通过《差别》这个小故事,黄老师则想告诉研究生要重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会换位思考。他提到一些研究生正如故事中的那名员工,不会从店铺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不容易提升自己。黄老师特别提到高校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研究生往往不太乐意完成导师布置的工作,认为这是一种“负担”,甚至还会向导师“抱怨”和“较劲”。对此,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研究生没有站在导师的位置上看待问题,所以总是显得被动。同学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不应该把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视为“打工”,而是要把导师的学术研究看作自己的研究,把导师的课题和项目看作自己的课题和项目,化被动为主动,进而深入钻研,定能学有所成,否则便会觉得枯燥。参与导师的研究工作,其实是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做好学术,也是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和担当,是对社会力所能及的回报,而不是单纯为了奖励。所以,当我们改变思维方式,从学术的立场看待这个现象时,许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黄老师提到研究生的第一守则就是“听话”。他特意举出自己的大学同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的郭润涛先生,当年正是听从导师“多读书”三个字的谆谆教诲,发奋读书,才卓然成家。导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研究生应该明白导师的用心,然后去严格执行。研究生不仅要听从自己导师的话,还要听一听其他大家、学者的话。在执行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及时与导师交流和互动,不断提升自己。
最后,黄老师以毕业论文的选题为切入点,解答了对于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困惑。他指出,研究生找到一个好的选题的前提,就是要多读书,在此基础上再与导师讨论、沟通。他根据自己多年来指导研究生的切身经历,认为导师给学生定题目,实际上也是和学生合作、共同推进学术研究的过程,这对学生成长大有裨益。黄老师引用毛泽东兵法中的“根据地”理论,提到博士论文的选题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学术根据地”,成为自己未来学术空间的“基石”,同时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对于研究生今天面临的压力和诱惑,黄老师寄语:“应一切以学术为目标,以学术为准绳进行抉择。”
最后,黄仕忠教授与在场的青年朋友展开互动,答疑解惑。黄老师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得到在线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一致好评。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宋莉华教授对本次学术演讲进行了总结,希望各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能够从黄老师今天的演讲中获得启发,落实到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改变上,并对黄老师做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名师云讲堂”表示衷心感谢。本次讲座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