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赵鼎新博士应我校历史地理学与社会学科师生盛邀,做客人文大讲坛,做“农业政体与草原政体的冲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校历史地理学、人类学科带头人钱杭教授主持。我校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历史地理学教师吴俊范博士、社会学系专业负责人彭善民博士、刘晴暄博士、慕名而来的沪上其他高校师生、我校其他诸专业的师生等参加了报告会,整场报告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座无虚席。
报告中,赵鼎新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分析“农业政体与草原政体的冲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现有理论(贪婪理论、自然战士理论、需求理论、解构视角),在肯定这些理论合理之处的同时,赵教授指出了这几种分析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接着,赵教授提出了他本人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机制和研究视角,从气候、生产方式、打战的代价(cost benefit ratio and mobility)这三个角度切入,指出由于气候的制约和打战代价的不同,农业政体和草原政体的比较优势体现为前者具有组织、文化、人口、文明积累性的优势,后者具有军事、地理方面的优势。最后,赵教授以春秋的步兵和政体、胡服骑射、匈奴帝国的建立、汉武帝的扩张、东汉对羌人的镇压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灭佛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唐初突厥的失败、五代十国和宋初北方游牧帝国的兴起、蒙古帝国和清帝国、葛尔丹帝国的建立和失败这一系列历史叙事为例,阐释了他的分析机制和理论。
讲座互动环节,在场师生纷纷向赵教授请教、提问,赵教授作了深入解答。整场报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聆听报告的师生如沐春风,收获满满。
讲座之余,我校人文学院苏智良院长、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科骨干教师就我校社会学科的未来发展,与赵鼎新教授进行了充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