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华学诚教授讲解“《方言》‘屑’训‘洁’试释”

发布者:樊霞发布时间:2019-12-06浏览次数:309

614日,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大学双聘*、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学诚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方言》“屑”训“洁”试释”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徐时仪教授主持。


华学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训诂与历史词汇、古代语言学文献、汉语方言学史等,本次讲座华学诚从微观层面阐释文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目标,分为三个部分:


关于“不我屑以”之“以”。“不我屑以”出自《诗经·谷风》,《方言》以“洁”训“屑”,源自毛传,后郭璞、戴震承此说。但不明“屑”缘何能训“洁”。故以“以”为线索,进行研究。“以”在先秦有三种用法:用作动词;通“已”,表示完结、停止;表示已然的确定语气。三种用法逐一分析,加之异文对比,最终认为“不我屑以”之“以”就是“已”,可以作句末语气词用,表示已然的确定语气。


关于“屑”的词义演变。“屑”本作“㞕”,因“䏌”讹作“肖”所致。受清代学者启发,从“䏌声”入手求本义,以“㞕”从“䏌”声,不似《说文》所载“切切”,而是“受义于䏌”,谓振动除垢。再由“振动除垢”义引申为洁美。


关于“不屑”如何成词。“不屑”春秋连文,未成词;战国时期意义发生变化,表示认爲不值得、不介意这种动词意义,处在成词过程之中;东汉以后“不屑”基本具备独立运用的单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