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 | 詹丹:语文课这样上,才能让革命理想教育对青年学生形成巨大感召力

发布者:肖文鑫发布时间:2024-04-12浏览次数:10

在统编语文教科书中,中国革命文化作品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在语文课堂有效开展这类题材的阅读活动,如何让作品蕴含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对青年学生形成一种巨大感召力,让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伟大情怀滋润学生心田,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把语文学科该有的“语文味”充分彰显出来,这是许多基础教育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

2023年,语文名师程翔在浙江湖州上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示范课,引起听课者较大反响。有教师特意撰文推荐此课,认为这是“对革命文化作品教学如何以‘语文’的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出了积极的示范。”笔者虽然没有去现场听课,但曾完整听过程老师以《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为例的在线讲座,这里结合听课者的评述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在解读这类作品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这些作品中的主角作为革命性特征体现的代表,既是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这当然是最根本的),此外,也意味着跟普通人民群众的感受是相通的,与现实生活的气息密切相关。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人物时,最重要的是从普通人的情感出发,这样才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也更符合作品的解读逻辑。

解读人物细节防止贴标签

诚如推荐此课的教师所言,程老师在上课时,无论是第一环节请学生概括主要事件,还是第二环节让学生交流最喜欢的故事以及陈述自己的理由,都扣紧了语文阅读的关键能力的训练,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示范意义,此不赘述。让笔者尤为感兴趣、也是此课推荐者详细举例的第三环节,与学生讨论文章作者“我”和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对话的两个细节描写,显示了程老师课堂教学的很大特色。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一共借写志愿军战士三个事件显示其意义,即松骨峰战斗表现对敌人的狠,火中救小孩表现对人民的爱,防空洞里的战士与“我”对话,表现对祖国的忠。三者间的逻辑关系,教师一般都会在课上做清晰梳理,问题是,相对而言,防空洞对话缺乏事件的戏剧性,似乎较难吸引人,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对这一段落分析比较少。而程老师慧眼独具,从描写对话时关于战士神情的细节入手,抓住容易被人忽略的“笑了笑”和“想了一下”入手,比较分析两者的细微差别,让语言的品味和思想境界的揭示有机结合起来,文本和人本得到了很好的贯穿,这是值得让人赞赏的。

但也恰恰是关于细节的品味方面,据《用“语文”的方式进行革命文化教育》一文的转述来看,笔者觉得程老师对学生的分析引导,还有待商榷。

原文中关于战士“笑了笑”和“想了一下”的神情描写,主要出现在这样的对话语境中:

当“我”看到防空洞中的战士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就问他“你觉得苦不苦?”战士当时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而当“我”问战士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战士“想了一下”,才回答说希望得到一个朝鲜解放纪念章。

而程老师上课的第三环节,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中选出最打动自己的句子,读一读,讲一讲。学生在分享“防空洞谈话”这一事例时,涉及“笑了笑”和“想了一下”两个细节,引发了师生二段对话。首先是关于“笑了笑”:

师 :“笑了笑”说明战士对作者提出的问题,是想过还是没想过?

生 :想过。

师 :也就是到朝鲜肯定是苦的,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甚至做好了什么准备?

生 :为国捐躯的准备。

师 :到朝鲜来,做好了一切准备,甚至是牺牲的准备。你问我苦不苦,这个问题难不倒我。我早就想过了,这不是问题。所以“笑了笑”回答。

其次是关于“想了一下”:

师:战士回答这一问题时,“想了一下”。“想了一下”能不能换成“笑了笑”呢?

生 :不行。“想了一下”说明他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准备。

师 :说明他对这个问题有没有想过?

生 :没有想过,并没有想到要什么回报。所以记者问到时,他的反应是“想了一下”。

师 :“笑了笑”“想了一下”,体现了我们战士的什么精神? 

生 :只想着奉献,没想过回报。 

用“笑了笑”和“想了一下”这两个细节,来说明志愿军战士“只想着奉献,没想过回报”的精神,这样细节上的一一对应,逻辑上的前后对比,虽然看似严密,但是对于语境却还可以有更精准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文章所表示的那种奉献精神的层次丰富性揭示出来。

其实,在原文中,战士的神情在“笑了笑”之后,还有一次是他“笑起来”,如果把前后两次笑以及问答内容对照起来看,问题就很清楚了。

当“我”问战士“你想不想祖国”时,他“笑起来”回答,“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但是他继续说,现在还不想马上回国,而是要在完成任务时才回去。这里,战士回答时从“笑了笑”到“笑起来”,其基本意思是一以贯之的,就是“我”居然问出了一些如此常识性的问题,似乎有可能把志愿军作为超人来看待,似乎苦的感觉也可能没有,离开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也可能没有。这才让战士最开始是“笑了笑”,继而“笑起来”,其表情程度有着同样指向的递进趋势。

正是从对话语境的角度看,并不完全像程老师在课堂带有总结性分析的,把“笑了笑”理解为回答时的胸有成竹,这是不够准确的,而且也与跟战士回答的内容并不完全匹配。或者说,即使有他揭示的这层意思在,也是第二义的。此外,课上有同学认为这显示了志愿军战士的乐观态度,也有一点道理。但从直接语境的对话意义上来说,其基本的意蕴应该是对“我”提问的一种近乎好笑的回应,犹如说“您居然问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好笑,所以不免“笑了笑”。

对人物的解读从普通人情感出发更能引起共鸣

也许有老师会感到疑惑,既然笔者在根本的意义上并不否认程老师的分析,关于志愿军战士的谈话,确实显示出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境界,为何还要跟他进行讨论,要从战士的神情中,揭示出基于对常识性认知和普通人情的“好笑”的那层意味呢?这样的意味即使有,对志愿军战士的境界来说,不就是一些无关宏旨的枝节性内容吗?有必要纠缠于此吗?当然不是。

这里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在认识、体会志愿军战士崇高境界时,不应该缺少最基本的一环,就是他们的崇高境界,是从普通人的情感中发展出来,所以没有脱离人的七情六欲,人的世间生活的基本感受。所以当他们承认自己有苦的感受,承认自己会想家乡、想祖国,他们跟普通人就有了气息想通的地方。如果真认为他们不会有这些人间的感受,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可笑的。

不管是大家熟悉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还是李大钊女儿回忆其父亲《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些文章本身的论述以及对文章的解读,都是与普通人、与现实社会的人间性有着紧密联系,也正是因此,这些文章在当下读来,仍然有引起共鸣、打动人心的力量。

类似的问题,许多教师在解读时都有所忽视,甚至一些优秀的教师也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往往带来叙事情感被轻视,而对整篇文章的解读失去情感的依托。

正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战士被问到他要什么回报时,“想了想”当然可以理解为此前确实没想过,但他没有断然拒绝这一刻的想,然后提出要求有一个纪念章,这固然是一种对荣誉要求的很高境界,但既然有要求,就有了跟普通人情相通的地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怎么来精准理解战士回答的神情,不是直线式揭示其蕴含的崇高境界,而是先给出普通人情的理解一环,这其实是让革命理想教育扎根于普通人情、扎根人间的真正意义,哪怕他们的境界确实要比普通人崇高许多,但也是从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感受中发展出来、提升起来的。就《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本的“语文课”方式言,这也是在很大程度上,牢牢把握了从具体语境来理解文本、避免贴标签的原则。兹事体大,岂能马虎过去?


链接地址:https://m.whb.cn/commonDetail/92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