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作为我校“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上海教育援疆喀什专家服务基地”和“上海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喀什工作站”两个基地开展的“文化润疆”和“教育援疆”重点项目,首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喀什六中)普通话测试培训班顺利结业。校党委常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昌来,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校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上海援疆教育人才领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校长肖铭特级校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单虹,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人文学院、对外汉语学院、上师附喀全体培训班学员等师生参加了结业仪式。上师附喀设置主会场,上海的老师和同学们云端参会。
两个多月来,我校的师生用云端在线的精准式指导、伴随式助学的方式,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困难,把知识和智慧传送到万里之外的边疆,为这所离大学部最遥远的附属中学的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倾注了师大情感、贡献了师大力量。
本次培训班缘起于2021年11月,我校专家团赴上师附喀开展的综合指导。在综合指导的座谈会上,肖铭校长提到一个细节引起了大家的密切关注。那就是上师附喀还有一批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师,因缺乏高水平培训而普通话测试迟迟没有过关。随行的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当即表态愿意承担这项培训工作。
自喀什返回上海后,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昌来教授和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的领导下,依托“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上海教育援疆喀什专家服务基地”和“上海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喀什工作站”两个基地,迅速组建了以人文学院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单虹老师为主讲教师,对外汉语学院姚舒淇、魏文文、周文豪、吴优、武婷、高明六位硕士研究生为助教的培训团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指导时,开展线下大规模培训、诊断和个别强化辅导;平日则以“教师授课+自学辅导”方式开展线上培训。还针对成年人学习特点,设计每天助教打卡、一对一辅导的督促和纠音环节,进行个性化教学和个别化辅导。
单虹老师专业、热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她为培训班量身定制了8周的培训课程,方案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操作性强,颇具实战性。她每周主讲一次,召集助教举行教研活动一次,每天听助教反馈的打卡录音,深入了解每一位学员的情况,密切关注每一位助教的工作成效和进展。
六位助教小老师每天督促学员打卡,反复听录音,记录学员的错误,然后一对一纠音,往往一个错误纠正十几遍是常有之事。平日里,每位助教日均工作时间要超过2小时,且每周还要开一次教研会议,汇报各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此外,每周各小组还要进行一次小组学习交流会,汇总一周的学习情况,对共性问题开展教学和辅导。
3月初,上海突发新冠疫情,为此次普通话培训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培训团队积极克服困难,排除疫情不利影响,坚持线上教学和辅导,督促打卡,及时纠音,确保整体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小助教们或封控在学校,或封控在家中,状态不同,心境不一,但相同的是他们都能努力调整心态,每日按时完成自身学业的同时,始终做到坚持不懈且保质保量地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
正是得益于所有团队成员的倾情付出和共同努力,在上师附喀营造的良好氛围下,自去年综合指导至今,上师附喀已有17位老师顺利通过了普通话测试。在针对本次培训班工作的反馈中,学员对课程安排、主讲教师、助教工作和自己学习的各项满意度均达到100%。有了师大提供的高水平培训之后,大家纷纷表示在4月底举行的普通话测试中上师附喀一定会再创佳绩。
普通话测试培训班结业式上,表彰了优秀教师、优秀助教、优秀学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单虹作了培训班教学小结,上师附喀(喀什六中)数学教师阿依努尔·苏来曼、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周文豪作为学员代表和助教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基础教育处王健处长、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昌来教授分别发言。上海援疆教育人才领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喀什六中)校长肖铭特级校长指出:“山海同心,沪喀同行”,作为距离上海师范大学最远的附属学校,却能感受到师大非同一般的关心,非常温暖。尤其是在上海疫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正是师大师生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付出,确保了培训班正常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期待6月份,在喀什,能与上师大的老师和同学们再见面。
2019年4月,在上海教育援疆“1+4+N”教育联盟的总体规划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师范大学把喀什六中作为挂牌的附属中学进行重点援建。三年来,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援疆前指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派出大学部和直属附属学校的11名干部、教师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喀什六中)进行对口支教,我校对喀什六中的援建经历了从点到面、从做事到立制的变化,形成多学科开花、多团队支持、多形式助力的“组团式”援疆新格局,有力推动了上师附喀的内涵建设和发展跃升。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通过设立对接上师附喀需求的各学科工作站、服务团,把教育援疆、文化润疆工作做精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