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29日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研讨会主会场设在上海。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顾问、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舒运国,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烈辉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词。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代表Rahamtalla M. Osman、津巴布韦驻华大使Martin Chedondo、莱索托驻华大使Setenane在研讨会上先后发表主旨演讲。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李安山,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顾问刘鸿武,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沐涛、洪永红、李智彪,埃及苏大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汉学家Hassan Ragab,尼日利亚阿巴丹大学历史系主任Olutayo C. Adesina,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历史系教授Ayooeji Olukoju也出席了研讨会。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主持了开幕式,并在闭幕式上对研讨会作了总结。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瑾主持了闭幕式。
图为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顾问、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舒运国致词
舒运国在致词时代表研讨会主办方向与会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肆虐全球,严重冲击了世界各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对国际关系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非关系也不例外。如何主动应对挑战?如何积极捕捉机遇?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思考正在不断拓宽和深化。可以相信,今天的研讨会一定能够成为相互沟通和交流和平台。中非学者和朋友可以通过交流,促进了解,增加共识,共同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舒运国还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相关情况。他说,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在20多年的对非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心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三个领域:非洲历史、非洲经济和中非关系。每年出版两本杂志《非洲经济发展报告》和《非洲经济评论》。每年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和专著等。2020年出版了《大津巴布韦学术史论》、《列国志·马里》(修订本)。每年翻译引进国际上有影响的有关非洲的研究成果。近两年出版了奥斯汀的《非洲经济史》,以及范西纳的《作为历史的头口传说》和阿拉戈的《非洲史学史》等译著。
舒运国表示,作为教育部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努力发挥研究基地的平台作用,每年都举办两次学术研讨会,上半年、下半年各举办一次,研讨主题分别为非洲现状问题和非洲历史问题。
图为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烈辉致词
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办,并且得到了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和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的支持。相关议题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与中非经贸合作、“一带一路”与新冠肺炎疫情、“一带一路”与中非关系的长效发展。
图为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共分四个时段进行。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驻卢旺达大使舒展先生,原中国驻津巴布韦等国公使衔参赞苟皓东,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顾问舒运国,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伟才先后主持了各个时段的研讨。
张忠祥在对研讨会作总结时表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建成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如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中国与非洲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都有很大的兴趣与需求,因为这是互利共赢的。在新形势下,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在上升。当然,共建“一带一路”也会遇到诸多挑战,需要中非双方共同应对。总的来看,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今天的研讨会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宏观思考,又有个案研究,涉及面很广。第二,参会人员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有外交官、学者、企业负责人、媒体从业人员等。第三,与会者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观点和建议。
出席研讨会的还有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毕健康,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带头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项目《中国对非洲投资战略研究》、《中国与非洲产能合作重点国家研究》首席研究员姚桂梅,中国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常务副主编安春英,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广东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继森,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李洪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院长黄梅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委书记王珩,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副主任詹世明,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副院长何曙荣,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朱伟东,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赵蜀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合作室主任祝鸣,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志禄,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晓红,深圳市中非智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惠红林,《非洲华侨周报》总裁南庚戌,以及其他来自中国和非洲的专家学者等共计100余人。
图为研讨会主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