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教学动态NO.45|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云”答辩顺利结束

教学人文
2020年05月05日 01:56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本科论文答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云”答辩顺利完成。

为确保毕业论文在线答辩工作有序进行,学院3月底就对论文答辩工作做了周密安排,并做好了线上答辩的实施预案。各专业负责人、教研室和学院教务办通力配合、反复讨论,答辩之前精心准备、认真演练,以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流程圆满完成了毕业论文“云”答辩。


答辩概要

汉语言文学

4月16日-22日

腾讯会议、zoom视频

历史学

4月22日-29日

腾讯会议、zoom视频

古典文献学

4月20日

腾讯会议

档案学

4月24日

钉钉


图片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于4月16日至22日进行。因疫情防控原因,57位专业教师按教研室分组,依据学校和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相关规定,通过腾讯会议、ZOOM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答辩,共有汉语言文学(文科基地)、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199名本科生参加答辩。在答辩中,答辩小组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对学生论文展开比较深入、具体的评议和提问,参加答辩的学生也较好地回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其表现普遍获得答辩小组的肯定。本届论文答辩虽然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进行,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落下帷幕。


寄语


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信,不盲从,面对任何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

宋莉华 

答辩现场


图片


1

图片


2

图片


3

图片


4


图片


历史学


历史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于4月22日至29日进行。答辩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腾讯会议、zoom视频平台等媒介进行,按照研究方向分为5组,共有21位教师,41位学生参加答辩活动。整个答辩环节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秩序井然,师生分别就毕业论文作了认真陈述和细致点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寄语


尽管月有阴晴圆缺,天色未必常蓝,但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祝愿各位毕业生同学从四年的历史学习中获得经验感悟,继续努力向前,向着既定的标杆直跑。

——历史学专业负责人

薛理禹

答辩现场


图片


1

图片


2

图片


3

图片


4


图片


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于4月20日利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本次论文答辩分为历史文献组(上午)和文学文献组(下午)两组,每组安排答辩教师4人(答辩组长均为教授博导)、答辩秘书1人(负责记录和整理论文答辩相关信息),此外设有专人在班主任的直接指导下负责网络安全维护。各位参与答辩的同学均作了精心准备,在答辩时以PPT的形式陈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并对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各位答辩老师在对论文点评、提问的基础上,对答辩的论文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建议。经过十个小时的答辩,本次共完成了28名同学的论文答辩工作。

寄语


博古通今,经世致用。修身立德,引重致远。

——古典文献学专业负责人

孔妮妮

答辩现场


图片


1

图片


2

图片


3

图片


4


图片


档案学


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于4月24日下午利用钉钉平台如期举行。本次论文答辩分为两组,每组安排答辩教师3人、答辩秘书1人(负责记录和整理论文答辩相关信息)。各位参与答辩的同学均作了精心准备,完整清晰地陈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并对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各位答辩老师在对论文点评、提问的基础上,对答辩的论文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建议。经过4个多小时的答辩,本次共完成了27名同学的论文答辩工作。

为了保障本次论文网络答辩工作顺利进行,档案学专业前期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早在3月底专业教师就召开了网络论文答辩讨论会,商讨并确定了网络答辩分组、网络平台选择、教师的职责要求以及论文答辩具体安排等。

寄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甘守平凡,突破自我,成就未来。

——档案学专业负责人

吕元智

答辩现场


图片


1

图片


2

图片


3

图片


4



“教学人文”预祝各位毕业生,

一切顺利,

前程似锦!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教学人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