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使人灵秀,
读史使人明智,
三月我们与书香结缘,
盼望早日在文苑漫步。
《经济史理论》
人文网上读书会
1
李新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历史专业,国家公派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史和社会史。出版《国家与市场——英国重商主义时代的历史解读》、《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源》等著作,著作《但丁—意大利民族诗人之冠》曾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
点击音频,
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师的精彩分享!
图 书 简 介
本书1969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译本由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市场的兴起,货币、法规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农业的商业化过程,劳工市场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历史等,核心思想是世界经济史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从习俗经济和命令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程。
本 书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理论和历史
第二章 习俗和指令
第三章 市场和兴起
第四章 城邦和殖民地
第五章 货币、法律和信用
第六章 君主的财源
第七章 农业的商业化
第八章 劳动力市场
第九章 工业革命
第十章 结论
附录: 李嘉图论机器
精 彩 短 评
@蕺水
★★★★★
作者从习俗经济和指令经济开始谈,讲诉市场如何兴起。
@卡拉马佐夫
★★★★★
希克斯认为自己阐述的方式不同于汤因比和斯宾格勒,而与马克思更有相近之处,我赞同这一点。
@sophianews2010
★★★★★
买这本书的时候写个一个纸条“希望这不是一本只有人名的书”,今日读完,写下“这本书很好,有思考”。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人文网上读书会
2
李尚君,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史系主任,世界史本科专业负责人。已出版专著《“演说舞台”上的雅典民主:德谟斯提尼的修辞表演与民众的政治认知》,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修辞学、雅典民主政治等,主要讲授课程为古希腊文化史、古典希腊语等。
点击音频,
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师的精彩分享!
图 书 简 介
本书是古希腊经典史学著作,开创了西方史学的重要传统,它创造性地叙述了公元前431年主要发生于雅典和斯巴达之间历时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记载了诸多重要的军事及政治事件,描绘了相关政治人物的言论与行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当时希腊城邦政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本 书 目 录
译者序言
修昔底德著作版本目录
注释中所引作家及其作品的简单说明
第一卷:远古时代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前
第二卷: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到第三年
第三卷:战争的第四年到第六年
第四卷:战争的第七年到第九年
第五卷:战争的第十年到第十六年
第六卷:战争的第十七年到第十八年
第七卷:战争的第十八年到第十九年
第八卷:战争的第十九年到第二十一年
附录
精 彩 短 评
@黑心橘
★★★★★
真正意义上的著作,也许小小的希腊世界不够千乘万骑,可这就是修昔底德。
@xhxyfd
★★★★★
看着让人胆战心惊的书,为那些失误扼腕,为那些失败痛惜,为那些胜利喝彩,为那些人性而沉思。
@虾米
★★★★★
这本书虽然写于两千年以前,但很现代,让人想起同样很现代的马基雅维利。
《出租车:纽约市出租车司机社会史》
人文网上读书会
3
李文硕,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副教授、上海市晨光学者,兼任民革上海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城市史、美国史研究。
点击音频,
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师的精彩分享!
图 书 简 介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纽约市出租车司机和他们所构成的群体的论著,它从出租车司机的劳工动乱、种族纠纷到无情竞争和政治图谋都有所论及,驾轻就熟地论述了这个群体——大多数是下层阶级移民——以及他们为实现美国梦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作者通过原始文献、当时的新闻报道、好莱坞电影、学术界的研究和出租车司机自身的讲述,展示了他们的历史。
本 书 目 录
鸣谢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出租车司机的产生
第二章:爵士乐时代的出租车司机
第三章:大萧条时期寻求秩序
第四章:战时繁荣
第五章:经典出租车司机的形成
第六章:组建工会的努力与困境
第七章:承租司机和无产阶级
后记
附录
注释
推荐阅读书目
索引
精 彩 短 评
@伊戈爾王
★★★★★
早年的出租车司机们或者是数学家,或者是音乐鉴赏家,或者是自由撰稿人,又或者可以和剑桥荣誉教授探讨哲学问题。
@游艺
★★★★★
出租车司机这一职业已经不再是一个通往成功的上升阶梯,而只是一种维持基本生存的手段了。
@荷猪
★★★★★
尽管细节众多,很多材料来自电影和小说,但把出租车司机这个人群百年史梳理得很清晰。
《中世纪的秋天》
人文网上读书会
4
李腾,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助理研究员,利物浦大学哲学(中世纪研究)博士,主要学术兴趣是欧洲中世纪史,尤其是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点击音频,
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师的精彩分享!
图 书 简 介
本书研究的是14世纪和15世纪的欧洲文化史,以北欧的法国和与荷兰文化为重点,描绘了欧洲基督教文化在古典文化、人文主义中的自我更新。本书重点展示骑士精神、宗教生活、文学与艺术等,将论辩置入事实的陈述和作品的分析中,认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并非黑白分明的两个时期,文艺复兴在中世纪中萌芽,中世纪孕育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
本 书 目 录
序
第一章 生活的激情
第二章 渴望更美好的生活
第三章 骑士的英雄梦
第四章 爱情的形式
第五章 死亡的幻象
第六章 宗教生活描写
第七章 虔诚的人格
第八章 宗教激情与宗教幻想
第九章 象征手法的式微
第十章 想象力的衰竭
第十一章 实践中的思想形式
第十二章 生活中的艺术
第十三章 美术与文学
第十四章 新形式的来临
参考文献
索引
精 彩 短 评
@违天择
★★★★★
尽可能还原中世纪人的目光,并努力给出一个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平滑过渡,值得称道。
@印奥采
★★★★★
历史学并无偏爱,中世纪和现代离得一样近。
@安提戈涅
★★★★★
赫伊津哈呈现了完整的中世纪的生活化诗学,由生到死、由盛到衰,他如丹纳般把大量资料自动呈现出来而几乎不加评判——那是巴赫金与黑格尔的任务。
“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不会停息
——艾米莉·狄金森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