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摄影专业
第16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之全程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目前全球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五大摄影节之一。今年的摄影大展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展览,有2000余名摄影师参展,展出作品近15000幅。为了鼓励和帮助年轻摄影师的成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每年均辟出场地为各高校摄影专业学生举办作品展览,并评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摄影专业已经连续9年参与该项大展,与国内外各著名院校进行同场展示与竞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与实践效果。其中,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院校展的“新锐摄影师”奖已经成为各方公认、最具学术价值的重要摄影奖项之一。自2010年开始,摄影专业学生已经连续七年获得该项荣誉。
每一年从筹备平遥摄影大展的作品开始,摄影专业林路教授、周明副教授、戴菲老师、朱杰老师都付出了极其巨大的努力,牺牲了很多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完成了从作品构思直至作品呈现、展览完成的全部过程。
D1
同学们在火车前的合影
D2&D3
9月16日到达平遥之后,大家稍作休整就马上投入了布展等一系列的工作。摄影专业自2014年开始就着手装饰自己的展场,提高展场的亮度。这
次也不例外,同学们和戴菲老师一起合力将灯光装置的打包箱搬入展场,一起动手组接电线、插头。为达到更好的效果,同学们着手装配展场四周的灯光,对架接电线等高难度工作,老师与同学们也亲自动手。灯光装配完成后,同学们开始了调配与选片的工作。当所有作品悬挂、灯光装置以及灯管打开之后,老师和同学们对各处的细节和整体效果进行微调和最后确认,以保证最佳展出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在老师与同学们的通力协作下,展场的布置工作圆满完成。
师生合力布展
戴菲老师驾驶电瓶三轮车从集合点取回作品箱。
D4 完成以上诸项工作之后已经是9月18日下午,师生们将展场进行了彻底的打
扫,并移出所有无关的物品,迎接大展的开幕。
摄影专业展场全部完成后的正式展出效果。
为了保证展出的效果,宣传学校、学院和专业。每一年,摄影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都会制作各种宣传画册、明信片、手提布袋等物品。不仅起到和宣传的作用,而且还和国内外院校、各地的摄影师们形成了交流、互动机制。这是此次活动所宣传使用的部分画册等。
2016年9月19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正式开幕。开幕首日,我校摄影专业的展场成为院校展土仓展区的亮点,吸引诸多专家和观众的瞩目。
摄影专业的展场中挤满了前来参观交流的各地同学、摄影师和专家。
大家对同学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拍摄作者紧紧围绕其中,听取拍摄者的创意和讲解。
本次展出除了传统样式的画框图片展示之外,我们还制作了摄影图片手工书,让观众亲密接触图片,零距离感受作者的拍摄意图和氛围。图为正在翻阅手工摄影书的观众。
(左上)著名摄影理论家巩志明老师(中)、西安工程大学的刘彩霞老师(右)和摄影专业的戴菲老师一起参观我校展场。戴菲老师向两位介绍同学们的作品。(右上)巩志明老师参观好展场后,对同学们的作品和展场整体效果提出建议和指导。(下)巩志明老师和全体参展同学、老师一起合影留念。
(上)著名摄影理论家、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晋永权老师参观我校展场。同学们正在向专家介绍自己的拍摄意图和创作过程等。图中左侧为我校摄影专业13级同学夏涛。(下)由于我校展区在院校展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人气和专业的展出效果。平遥电视台特定专题采访了我们学校的展区。平遥电视台记者正在采
访戴菲老师,介绍同学们的作品和整体布展思路等。
今年我校展场的手工书受到了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人民摄影》报编辑贾晓霞女士正在采访我校同学,并邀请我校同学参与接下来进行的优秀摄影手工书展出。图中左侧为我校摄影专业14级同学沈天旸,中间为《人民摄影》报编辑贾晓霞老师。
最终,经过专家和评委的严格评选和审定,我校摄影专业13级同学夏涛的《立交桥》作品获得2016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锐摄影师”奖。本次评选由权威杂志《中国摄影》和平遥组委会共同组成,制定了更为详细和严格的评选标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安美院、天津美院、美国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等国内外80多所高校均派出学生参加。夏涛同学从中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我院摄影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及近年来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成果。
图为夏涛同学在颁奖仪式的现场(右侧第二位)夏涛同学手持证书和奖杯在自己的展出作品前留念。
夏涛同学的获奖证书和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