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明教授在牛津大学作《明清江南宗族、文化与地域社会》学术报告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11-14浏览次数:419

        20141113下午5时,应牛津大学中国中心邀请,徐茂明教授在中国中心新大楼1号演讲厅作了《明清江南宗族、文化与地域社会》的学术报告,这是中国中心本学期的系列报告之一。演讲由Barend ter Haar 教授主持,Henrietta Harrison ,Micah Muscolino 等教授参加。报告着重析了目前江南区域研究中两个热点问题,第一,江南的历史内涵与空间范围,第二,江南有无宗族以及江南宗族的社会影响。此前,针对日本滨岛敦俊教授《江南无“宗族”》的观点,徐茂明教授曾经发表了《江南有“宗族”与江南无“宗族“》一文进行辨析,认为江南有宗族,但不属于宗族社会。今年,滨岛教授又发表长篇日文《明代江南岂为“宗族社会”哉?》和中文专访,认为“明末清初这段時間,江南五府的区域沒有‘宗族’存在,大体上是不会错的。”应对滨岛教授的最新看法,在本次演讲中,徐茂明进一步分析了“宗族”与“宗族社会”两个概念的差别,并提出更多的证据,认为明清江南地区一直存在着宗族组织,只是江南的宗族观念比较淡漠,宗族分布也不均衡,江南宗族更多地表现出强烈的文化特色,其中相当部分属于文化世族。文化世族对于地域社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成就与道德教化,来引导区域社会风尚与文化的走向,是一种柔性但却非常有效的影响力,这与福建、江西、徽州等地宗族与地缘性基层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有很大差别。演讲不仅吸引了中国中心的师生,同时还有许多其他院系的学者,大家对于江南的范围、江南与其他区域的人才数量比较、“江南”的文化象征资源、宗族的构成原则、世家大族对江南的认知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