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谱大爱,历世而长存—— “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11-13浏览次数:696

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暨中法友好年之际,2014118日至9日,中国史学界关于二战时期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法国神父饶家驹的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德国(海德堡)约翰拉贝交流中心等单位协办,来自中、法、德、美、荷等国的外交人员、专家学者、饶家驹同事的后人、难民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共90余人与会。会议收到论文二十余篇,着重对饶家驹早期在沪经历、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其在上海的平民救助事迹进行了梳理,对南市难民区(又称“饶家驹区”)创立的缘起、过程既运作等细节展开了详细阐述,该区模式对《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制定产生的影响大会亦作了深入探讨。会议基本还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饶家驹在上海开展慈善事业的全貌,彰显了饶家驹伟大的人性光辉及其所建南市难民区深远的历史影响。

饶家驹(1878-1946),原名Robert Charles Emile Jacquinot de Besange1894年加入耶稣会。1913年来到上海从事传教及外侨儿童教育活动,先后在徐汇公学、震旦大学任教。1920年至1937年间,广泛参与中国义捐慈善事业,曾先后援助安徽、豫陕甘以及1930年代长江、黄河地区的赈灾运动;北伐战争及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多次疏散保护战区妇孺向非战区撤离,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表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其发起成立上海国际第一救济会,第一时间挽救了大批中国难民。11月设立南市难民区,于此后的三年间保护了近30万中国百姓,成为南京大屠杀期间由德国人拉贝领导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及此后汉口、广州乃至法国、德国等地区设置安全区的效仿样板。南市难民区的成功范例也推动了二战后日内瓦第四公约的订立,使战时保护平民成为各国共识。

会议由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陆建非教授,国际红十字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地区法律顾问Richard Desgagne、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亚部主任宋敬武,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马言斌(Thomas ROLLET),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文木森(Marcel Viëtor)以及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教授分别致开幕辞,其一致认为饶家驹救助平民的行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保护平民的国际典范,饶家驹是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者、中法友谊的代表以及法德和解的先行者。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推进关于饶家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增进中、法、德50年来的友谊和协作是一个良好的推动。今天的世界还不太平,战争与暴力仍然存在,本次研讨会对如何在战争时期保护平民尤其是保护女性、儿童、老人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

相关史料的利用和扩展。此前关于饶家驹的著作、论文中,已部分利用了中、法、美等地的档案和《北华捷报》、《申报》、《教务杂志》等报刊资料。此次会议,涌现出一部分新的史料,如《上海国际救济会年报 1937-1938》、《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报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以及天主教中文刊物《圣教杂志》、《天主公教白话报》、《公教月刊》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上海市档案馆编研部副主任庄志龄详细介绍了上海档案馆中和饶家驹相关的各组织或团体(如上海国际救济会、上海抗敌后援会、上海两租界)档案的分布情况,为我们深入研究饶家驹其人提供了重要线索。上海黄浦区方志办副主任汪志星则从地方文献的角度,详细梳理了饶家驹相关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的贮备分布状况,指出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等处的文献有待进一步发掘。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江文君则指出,亟需开放和充分利用震旦大学、上海天主教档案,进一步挖掘饶家驹对日方交涉的相关文献,以深入对饶家驹的研究。

饶家驹相关事迹的考证、梳理和阐述。很长一段时间内,饶家驹并不为多数人所熟知,只有美国学者阮马霞(Marcia R.Ristaino)《饶家驹安全区——战时上海的难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以及罗义俊《上海南市难民区述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中国天主教》期刊编辑部《“独臂神父”救助20万上海难民》(《中国天主教》2005年第4)、张化《饶家驹神父与上海南市难民区》(《文汇报》201279)几篇论文对其生平事迹和南市难民区的基本状况和历史影响作了初步研究。此次会议中,苏智良及其研究团队通过长期的史料发掘、实地走访,对当时南市难民区的范围,难民收容所及难民区管理机构的地点分布、建筑现状进行了详细考查。团队据此制作的《上海南市难民区分布图》,将当时难民区的整体布局直观的呈现在与会者面前,受到一致认可。苏智良的《饶家驹: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一文通过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再现了当年饶家驹开展战时平民救助的场景,通过对饶家驹中外同事的详细考证指出这些人士同样值得中国人民纪念。此外,上海师范大学邵雍教授《饶家驹与上海国际救济会和南市难民区》深入探讨了饶家驹区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牟振宇则指出租界当局前期的难民救济工作为饶家驹创建南市难民区奠定了重要基础;上海大学王伟《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等文也对饶家驹其人及难民区的概况进行了详细论述

与饶家驹有关的团体、人物或事迹的研究。饶家驹难民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上海其他慈善团体和各界慈善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饶家驹神父与国际救济委员会的难民收容工作——兼论“饶家驹安全区”的重要历史意义》、上海东华大学白华山《上海国际救济会与战时上海的难民救济以及上海市档案馆张姚俊《试析饶家驹与抗战时期上海难民救济的若干问题》等文章对国际救济会在难民救济活动中的具体工作进行了探究,肯定了饶家驹在国际救济会和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协作救助难民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崔龙健博士《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难民给养述略》论述了19381月至10月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针对难民给养问题采取的各项举措。上海市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陈一心以及安徽大学钱耕、沈素珍等分别论述了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以及佛教界领袖赵朴初在战时推行难民教育、收容难民的事迹。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处长吴海勇《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沪开展难民工作述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和饶家驹的难民救助事业是互利共存的关系。

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拓展。比较研究更能突显所研究对象的特点,姜玉春《从上海南京到同归柏林——饶家驹的若干历史及其与拉贝的比较》根据饶家驹、拉贝与日本当局的不同关系以及租界对上海的保护比较了南市难民区和南京安全区的不同;阮马霞着重从二人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人经历以及自身性格方面阐述了二者难民救助成效的异同。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饶家驹难民救助行为是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国际红十字会专家理查德德加涅(Richard Desgagne)《饶家驹区及其对〈日内瓦公约〉的影响》,梳理了国际社会安全区理念的形成演变,指出国际红十字会推动了饶家驹战时平民救助理念的国际法化。法国外交部分析预测与战略中心(CAPS)顾问,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与国际人道法专家Jean-Baptiste Jeangène Vilmer论述了饶家驹建立难民区人道主义精神对国际人道法产生的重要影响。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罗森则认为饶家驹作为教会人士其当时的救助行为不可避免的包含有一定的政治、外交和宗教因素。

与会人员还就诸多细节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如关于南市难民区的确切名称问题,姜玉春指出“安全区”一词只是二战后从西方引进的新概念,在当时来说文献中多称“饶家驹区”或“南市难民区”。上海市黄浦区方志办研究员施海根提出“邑庙难民区”(城隍庙地区)的概念,强调这一范围应更加确切。会议期间还放映了由上海市音像资料馆保存、张景岳研究员解说的历史纪录片《饶家驹与战时难民保护》。另外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李玉铭、王海鸥、王亮等亦提交相关饶家驹研究文章。

苏智良教授主持会议闭幕式,其指出研讨会的最大意义在于“铭记历史,拒绝遗忘”,因此应在以下几方面加深对饶家驹及其事迹的进一步研究。首先要拓展资料来源,进一步发掘英、法、美、日等方面的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其次要加深对于诸多细节问题的探讨,如饶家驹在徐汇公学、震旦大学的工作情况等等。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开展历史学、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为咏念饶家驹神父的光辉事迹,传递其博爱、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中法友好的传统,同时也为保护上海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苏智良教授发起“在豫园-城隍庙一带建立饶家驹及难民区纪念设施的倡议”,号召在原南市难民区旧址建立纪念碑、树立饶家驹纪念像、建立纪念馆;保护难民区尚存的建筑以及加强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并将其写入教科书广为宣传。该倡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和支持,表示将为之尽一份力量。

本次会议能够顺利召开离不开苏智良教授及其领衔团队长时期的精心筹备,会议从筹备到召开即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文汇报》(2014117日)、《新民晚报》(2014119日)以及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国际在线等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人员深化了对饶家驹生平及其事迹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其人道主义事业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和巨大国际影响,推动了饶家驹事迹在中国和世界的广泛传播,对今后维护东亚乃至世界和平提供了重要启示。              



(李云波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